2023-02-17 04:09:0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周岩壁(郑州师范学院)
离开撒马尔罕许多年后,耶律楚材还不能自已地回忆起那十年间,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座中亚城市经历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诗人饶有趣味孜孜不倦地把这些生活中诗意的点滴和微妙的感受都细致地描画在诗里。让我们耐心,慢慢翻动诗页,唤醒诗句,让它自己讲述八百年前的流光溢彩。
(相关资料图)
撒马尔罕,当时叫寻思干城。耶律楚材在《西游录》中说:“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土地肥饶故名之。”1219年,耶律楚材29岁,随成吉思汗西征,来到撒马尔罕,长期生活在这里。
这里的自然风光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春色多红树,秋波总绿陂。不须赊酒饮,随分有驴骑。畎亩栖禾粟,园林足果梨。舂粳光璨玉,煮饭滑流匙。”自注:“西域风俗,家必有园,园必成趣,多有方池圆沼。”(《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只是降雨较少,“年年旱作魃,未识舞[~符号~]鴹”。但因为河渠发达,“决水溉田圃,无岁无丰穰。远近无饥人,四野栖余粮。是以农民家,处处皆池塘。飞泉绕曲水,亦可斟流觞”。很像是江南苏杭,“早春而晚秋,河中类余杭。濯足或濯缨,肥水如沧浪。杂花间侧柏,园林如绣妆”。(《赠高善长一百韵》)
这里葡萄和巴丹杏最多。巴丹杏,当时称为杷榄——其“花如杏而微淡,叶如桃而差小,每冬季而花,夏盛而实。”(《西游录》)此二者常为诗人拈置一处:“葡萄架底葡萄酒,杷榄花前杷榄仁。”(《西域河中十咏》)“黯紫葡萄垂马乳,轻黄杷榄灿牛酥。”(《赠蒲察元帅七首》)“杷榄碧枝初着子,葡萄绿架已缠龙。”(《河中春游有感五首》)“葡萄亲酿酒,杷榄看开花。”(《西域河中十咏》)“杷榄花前风弄麦,葡萄架底雨沾尘。”(《十七日早行》)“琉璃钟里葡萄酒,琥珀瓶中杷榄花。”(《西域蒲华城赠蒲察元帅》)
葡萄多,诗人自家也酿葡萄酒,“西来万里尚骑驴,旋借葡萄酿绿醑。司马捲衣亲涤器,文君挽袖自当炉。”(《西域家人辈酿酒戏书屋壁》)诗人还观察到“西人葡萄酿酒皆贮以玻璃瓶”,所以是“玻璃钟里泛流霞”。(《赠蒲察元帅七首》)这是红葡萄酒。另有一种白葡萄酒,“色如金波”,诗人说是“葡萄新酒泛鹅黄”!(《戏作二首》)“酒贱不妨连夜醉,花繁长发四时春。”(《和正卿待制韵》)“亲尝芭榄宁论价,自酿蒲萄不纳官。常叹不才还有幸,滞留遐域得佳餐。”(《再用韵记西游事》)“葡萄酒熟红珠滴,杷榄花开紫雪香。……人生行乐无如此,何必咨嗟忆故乡”(《戏作二首》)有葡萄酒喝,有巴丹杏吃,陶然醉矣,真有点此地乐不思乡!
撒马尔罕不但有葡萄酒喝,还可“渴饮石榴浆”,石榴“其大如拱,甘而差酸,凡三五枚,绞汁得盂许,渴中之尤物也。”(《西游录》)“甘瓜如马首,大者狐可藏。采杏兼食核,餐瓜悉去瓤。”(《赠高善长一百韵》)这是甜瓜,或哈密瓜,所以不吃瓜瓤。“西瓜大如鼎,半枚已满筐;”“西瓜大者五十斤,长耳仅负二枚。”(《西游录》)两个西瓜都一百斤了,驴子也只能驮动两个。哈哈!这里甘蔗很多,制成白砂糖,“可爱白砂糖”,“白饼糁糖霜”。(《西域河中十咏》)做成甜面饼,诗人很喜欢:“细切黄橙调蜜煎,重罗白饼糁糖霜。几盘绿橘分金缕,一椀清茶点玉香。明日辞君向东去,这些风味几时忘。”(《赠蒲察元帅七首》)这都是河中风味,让诗人赞叹不已!
撒马尔罕也有桑树,但当地人并不养蚕。“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绵,是为垄种羊。”(《赠高善长一百韵》)种棉花纺线,织成白布,叫屈眴。当地人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衣服尚白。其地河水西流,向西北注入咸海,“寂寞河中府,西流绿水倾;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诗下自注:“西人作磨,风动机轴以磨麦;西人皆作悬杵以舂。”(《西域河中十咏》)汤面也很特别,“匀和豌豆揉葱白,”诗下自注:“西人煮饼必投以豌豆。”(《驿中》)“食饭秤斤卖,金银用麦分;”当地用的货币是“难穿无眼钱”,和中原的圆形方孔铜钱不同。诗人对当地风习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
在这春花争妍、鸟鸣婉转的熏风里,请允许我们从尘封的文字里采撷两首撒马尔罕的春光,结束此文:
异域春郊草又青,故园东望远千程。临池嫩柳千丝碧,倚槛妖桃几点明。丹杏笑风真有意,白云送雨太无情。归来不识河中道,春水潺潺满路平。(《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之六)
万里东皇不失期,园林春老我来迟。漫天柳絮将飞日,遍地梨花半谢时。(《游河中西园和王君玉韵四首》之一)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7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