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天下!在这里,“粒粒黄”变成了“粒粒金”

2023-06-26 21:10:29     来源:农村大众

“黄谷子”变成“金珠珠”

——淄博市淄川区培育地理标志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特色农产品如何走出村落,走向全国大市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各地普遍面临的课题。特色农产品大部分是非标准化种植和生产,这成为其规模发展的“拦路虎”。淄博市淄川区的谷子产业正是瞄准这个痛点,没有一味追逐销售端拓展,而是从产业源头寻找解决办法。


【资料图】

淄川区地处山区,土地瘠薄,旱田居多,土壤又偏弱碱性。“这些看起来是劣势的自然条件,却非常适合谷子的生长。”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杨道迎说。“全区不仅培育出不少小米品牌,其中寨里镇的蓼坞小米还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村民在给谷子除草。

“用蓼坞小米蒸出来的米饭,散而不柴,香味浓郁,好吃极了。”6月19日,在淄川蓼坞小米专业合作社的农田边,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波笑着说。

为了让“养在深闺”的蓼坞小米被更多人认识,蓼坞小米没有走网红营销的爆款路线,选择的是申报地理标志,倒逼生产经营标准化,用地理标志称号争取市场认可。

地理标志申报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流程。其中最难的,是要为生产相对随意的农产品建立一套标准化生产、检测流程。

改变从品种改良驯化开始。北园府将收集来的传统谷子品种进行试验筛选、提纯复壮,以优化品种结构,并建立起健全的蓼坞小米的生产档案。

孙波(左)和村民一起检查小米质量。

种植统一品种只是最简单的改变。而按照统一标准种植、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多施有机肥、按标准收获,对渴望多收三五斤的老百姓来说才是大挑战。“我们有专人培训,有技术人员巡视地块,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小米的整体质量。”对少数农户想“打擦边球”的尝试,孙波顶着压力,一一纠正,为此他没少挨乡亲们埋怨。

在提升蓼坞小米品质的过程中,淄川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还帮助他们制定了一整套完备的管理体系。仅“种”这一环节,就要经过“三选”,即选择优质地块、优良种子和有3年以上种植经验的种植户;“收”的环节则要做到“两检”,即种植户的谷子达到公司检测标准才能收购、公司加工的小米检测达标后才能入库。日子久了,特别是随着蓼坞小米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乡亲们也意识到,维护品质才能让蓼坞小米卖出好价钱。

封装小米。

解决了标准化,就解决了蓼坞小米地标之路最大的障碍。今年3月底,在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15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蓼坞小米喜获金奖。

目前,合作社主要为农户提供良种、种植技术指导,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等谷子收获后,还帮助农户销售小米,让小米“不愁卖”,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今年,合作社种植了3000亩有机小米、2000亩绿色小米,合作社的农户增加到637户。

把小米和其它杂粮一起,做成礼品盒销售。

蓼坞小米成为地标产品之后,当地农民了品牌红利。蓼坞村村民白光利种了3亩小米。“去年我的谷子最低卖到每斤5块钱,贵的6块多,比普通小米贵一两块钱。”淄川区谷子种植面积也达到1.5万亩,形成了十几个种植区。“最好的小米,卖到了16元一斤。”孙波说。

在这里,“粒粒黄”变成了“粒粒金”。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杰 通讯员 闫盛霆

关键词:

明星

电影